脂質體實驗中的若干問題解答(二)
六. 做脂質體時,磷脂輔料如何選擇?
1. 如DSPC,DOPE這些磷脂
仿制藥沒得說,跟RLD一致即可。對于新藥,這個就需要根據藥物分子結構、給藥途徑、藥物釋放要求等來確定,沒有統一的公式!建議反復實驗,copy其他藥物脂質體的處方不見得奏效,需要調整修改.
2. 有人用過磷脂酰絲氨酸(PS)做脂質體嗎?磷脂酰絲氨酸是在哪里買的?
NOF、NFC、Lipoid、Cordenpharma和Avantipolarlipids都有賣的,但PS超貴!如果必須用, 最好還是自己合成吧
3. 那大家除了用PC 經常用的磷脂還有什么呢?
用PS是代替PC的嗎?和PC相比有什么好處?
PS跟PC還是不一樣的,可能是PS帶電荷,且一些腫瘤細胞有PS受體表達,PS脂質體靶向性可能更好吧。就是PS太貴,目前大多限于研究,還沒有PS脂質體上市.
七. 包裹水溶性 藥物和脂溶性 藥物的區別是?
脂質體可用于水溶性 藥物與脂溶性 藥物的包裹,其中水溶性 藥物是包裹在脂質體的內水相中,通常載藥量極低,且容易滲漏在外水相中,水溶性 藥物采用pH梯度法包裹率較高,如上市的阿霉素脂質體,其液體長期儲存也不會有滲漏,而用常規法制備的水溶性 藥物脂質體包裹很低,故水溶性 藥物一般不宜做成脂質體;脂溶性 藥物是包裹在脂質體的雙分子層中,根據相似相容原理進行包裹的,但也存在析出的可能,故一般制備成凍干脂質體,可長期儲存。
八. 脂質體的存儲條件:脂質體一般2-8 oC冷藏,脂質體注射液或凍干粉。
九.脂質體的穩定性控制:
利用PhD高壓均質機,先均質完,再用NanoAble-150過濾擠出器,進行擠出,穩定性比較好,空白脂質體,4oC下儲存40多天了,無沉淀.
十. 脂質體處方設計:須有的放矢.可從如下方面考慮:
1. 看看是脂溶性還是水溶性,規格如何
2. 靶組織是靜脈、眼睛還是肺部給藥;
3. 釋放特性要求(半衰期、釋藥機制)等等,
如果這些清楚了,基礎處方就可以設計出來.
十一、包封率的測定:
1. 葡聚糖G-25和G-50填好的柱子的孔徑是多少?
G-50可以分出100nm的脂質體沒有問題。
不同粒徑,可能包封率不同。應該一步到位,做到目標粒徑。
2. 請問脂溶性 藥物做脂質體用離心法分離的話怎么可以知道分離的效果呢?
可以用G-50柱子看看分離效果,最簡單,沒有儀器的要求,快速分成兩條帶那就說明還有沒有包封的。
脂質體如果做得好,脂溶性或水溶性 藥物的包封率應該要接近100%,是不需要分離未包封藥物的。 處方、工藝和設備都需要科學設計.
3. pH梯度法載藥的時候,脂質體、藥物、調節pH的緩沖液,這三者加入順序有要求嗎?
脂質體,加入pH調節緩沖液,相同溫度下,再加入藥物溶液。一般情況下是這個順序。
要注意控制攪拌速度或不攪拌,避免高溫下脂質體粒徑增大.
以前用過震蕩,發現會沉淀.絮狀沉淀的原因是局部某一組份過量了,嚴重的話是不可逆的
答:快速混合后,馬上靜止,在60度~65度環境下,15分鐘以上沉淀會消失的,
這么少的量,不用額外處理,加入即可,保證兩者溫度一致.
4. 包藥結束后,溫度降下來后還產生沉淀怎么辦?
包藥結束后,溫度降下來還沉淀,說明藥沒有包進去, 是不是建立的pH梯度有問題呀?
答:空白脂質體和藥物溶液的體積,最好控制在1:2以內; pH梯度最少要2.5以上;
藥物濃度可以做到10mg/mL,這樣藥物溶液體積對載藥后脂質體終體積影響要盡可能小.
十二.PhD 高壓均質機/過濾擠出器的應用:
美國 PhD 高壓均質機在制藥領域中常用于均質納米乳劑、納米粒、脂質體等,制備工藝一般為先進行初乳制備,再經高壓均質得到較小粒徑和均勻一致的制劑。
美國 PhD高壓均質機的可控設備參數有均質壓力、循環次數(循環時間)和溫度等,制劑粒子大小和分布一般隨著均質壓力增大,和循環次數增多明顯下降,到達一定壓力和循環次數后漸趨平衡;在制備脂肪乳時需選擇合適的均質溫度。由于高壓均質過程對不同制劑性能的影響各異,因此不同處方和劑型的納米制劑應對均質參數進行優化,以確定最佳工藝。
美國 PhD高壓均質機因其均質效率高和工藝穩定等優點,在納米制劑的制備中被日益廣泛使用。該法最顯著的優勢是制得的粒子粒徑小和粒度分布窄且均勻,效果顯著,但對制劑的其他質量指標如包封率、載藥量、釋藥速度和穩定性等而言,需結合其他各處方和工藝因素的優化以獲得良好的制劑理化性能,因此還需深入研究以獲得成熟工藝。盡管如此,高壓均質機依然是納米制劑工業化可采用的最有前途的工藝設備,應用前景廣闊。
[鳴謝“脂質體交流群 (QQ群號:41857704),多位脂質體研發人員的貢獻與支持]
關鍵詞: 脂質體,pH梯度法載藥,包封率測定,磷脂輔料,薄膜分散,脂質體靶向給藥,高壓均質機,過濾擠出器